2025年01月27日 欢迎访问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慧建设教育工作委员会
当前位置:首页 > 前沿科技 > 正文
科创板开板两周年——试验田结硕果 硬科技显实力
0
发布时间:2021-07-05 浏览数:940 新闻来源:

   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迫切要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深化结构调整,增强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。

  2019年6月13日,科创板正式开板,至今满两周年。两年时间里,科创板支持“硬科技”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,改革的“试验田”作用得到较好发挥。

  高效服务“硬科技”企业

  科创板支持“硬科技”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。截至2021年5月底,科创板上市公司282家,总市值近4.1万亿元。科创板IPO融资3615亿元,超过同期A股IPO融资总额的四成。2020年,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之比的中位数为9%,研发人员占公司人员总数的比重平均为28.6%,平均拥有发明专利104项,均高于其他板块。科创板集聚了一批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科创企业,“硬科技”成色逐步显现。2020年,科创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9%,明显高于全市场整体水平。

  科创板公司在科创属性、成长性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,发展态势良好。从行业划分来看,科创板企业“硬科技”成色足。Wind资讯数据显示,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行业,分别有102家、66家、46家和39家。并在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领域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,其中,集成电路行业涵盖芯片设计、芯片制造、封装测试、材料和设备等全产业链,汇集了中芯国际、中微公司、沪硅产业等近30家公司。

  围绕培育更多具有“硬科技”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企业,监管层不断探索完善科创板制度规则。今年4月16日,证监会修订《科创属性评价指引(试行)》,新增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%的常规指标,以充分体现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,同时建立负面清单制度。

  从研发方面看,2020年,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近400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22.6%;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%。

  “科创板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,只用了2年就达到4万亿元市值。”巨丰金融研究院院长、首席经济学家朱振鑫表示,科创板解决了大量科创企业上市难的问题,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。

  截至目前,平均每家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近30%,六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;平均新增发明专利18项;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市场板块。有78家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科技奖项,超过50%的公司参与过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。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,下一阶段,科创板要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方面持续努力,通过资本市场孕育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企业。

  建设资本市场改革“试验田”

  2020年7月份,证监会发布《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(试行)》,上交所也配套发布了一系列科创板再融资相关规则,进一步精简优化发行条件,差异化设置各类证券品种的再融资条件,同时进一步缩短审核周期,对“小额快速”融资设置简易程序,支持有发展潜力、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质科创板企业便捷融资。

  上交所副总经理刘绍统说:“在构建审核注册机制方面,建立了上交所审核、证监会注册的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注册机制,实践中运行顺畅、效果很好。实现审核公开化、电子化、规范化,增强公开透明度,增强发行上市的可预期性。平均来看,科创板从受理到上市委审议总体用时156天,接近于境外成熟市场。”

  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李兴向表示,科创板“试验田”收获了多维度创新成果,市场包容性明显增强,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,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短板逐渐补齐。在科创板注册制平稳运行一段时间后,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也顺利落地,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。

  “科创板在设立之初就确定了增量改革的路径。”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分析称,这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,在盈利状况、股权结构等方面通过差异化安排,增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。此外,科创板通过引入“市值”指标,与收入、净利润、现金流、研发投入等财务指标进行组合,设置了5套差异化上市标准,不再对持续盈利有硬性要求,为未盈利企业和特殊架构企业打开上市通道,满足不同类型、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。

  刘绍统称,注册制改革助力科技与资本的良性互动,目前90%以上的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创投资本支持,累计投资规模近1800亿元。通过打通科创行业募投管退全环节,更好促进科创资本形成,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,畅通科技、资本与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,科创板推动了大量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的结合,超三成科创板公司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项目,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运用。

  提升服务科技创新效能

  两年来,科创板运行机制更加市场化,大幅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效能。科创板多样化和包容性的上市条件,适应不同类型、不同发展阶段科创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。目前已有21家特殊类型的企业成功上市,包括19家未盈利企业。

  刘绍统介绍,在完善市场结构和定价机制方面,随着改革深入推进,科创板的投资者构成、市场化定价等方面都出现积极的变化趋势。从投资者构成来看,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正在逐步提高,今年一季度,占科创板市场交易总额的比重达25%。公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科创板公司流通市值占比近40%。从市场化定价来看,注册制将发行定价权交给了市场,建立了以专业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化询价、定价和配售机制,支持发行人采取战略配售、超额配售选择权等差异化业务安排,形成定价约束。同时在二级市场交易机制方面,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基础上,放宽了涨跌幅,完善了多空平衡机制,促进了市场合理定价。

  科创板交易制度设计有三个特点:一是放宽交易涨跌幅限制,科创板新股上市后5个交易日内不设涨跌幅限制,之后涨跌幅放宽至20%,有利于更早实现价格发现和形成市场均衡价格。二是融资融券效率提高,比如融券来源扩大,费率、期限及保证金比例的随行就市,办理流程更加精简和高效。三是投资者适当性实行差异化制度安排,要求“两年投资经验+50万元资金”,优化了科创板的投资者结构,投资决策更加专业和理性。

  刘绍统说:“服务科技创新,是党中央、国务院赋予科创板的重要责任和使命。证监会修订发布了《科创属性评价指引》,上交所同步修订了企业申报及推荐规则。聚焦支持‘硬科技’企业上市,始终是科创板建设的重中之重。从‘技术可行、商业可行、市场可行’三个维度,重点支持具有技术先进性和产业化、商业化发展前景的‘硬科技’企业,更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。”


©版权所有: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慧建设教育工作委员会
Copyright(c) ccenbh.org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8691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