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数”“智”人才培育呼唤教育新作为
智能网联汽车行驶在西部(重庆)科学城道路上。雷键/摄
▶ 本报记者 李洋
7月31日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包括云网智能运维员、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、用户增长运营师等在内的19个新职业以及直播招聘师等28个新工种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。
此次发布的19个新职业,不少是紧跟前沿技术的“数”“智”职业: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、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等。
新职业数量的持续增长正在改变着国内用人市场的职业结构。
新职业如雨后春笋
此次发布的新职业中,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,主要是指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工具,从事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设计、调用、训练、优化、维护管理等工作的人员。
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,AI眼科大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影像和症状记录,在几秒钟内给出初步诊疗结果。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的工作,使得AI从最初的文档理解逐渐走向临床助手角色。
据悉,这些系统应用员并非直接给患者看病,而是通过整理和录入海量的医学文献和病例数据,将眼科知识教授给AI。由此,AI能够在影像分析、病情诊断和病患沟通方面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。
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主要负责与智能相关的功能测试,使用工具、量具、检测仪器及设备,对智能网联车及其相关零部件进行功能验证和测试。
某央企数字化转型资深专家蔡建军表示,技术进步推动了新职业的产生,同时也使得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,新职业往往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工作模式,如远程工作、项目合作等。
这些前沿技术的“数”“智”职业,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,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紧密相连。
数据显示,2019年以来,人社部已累计发布5批共74个新职业。其中,涉及数字的新职业占比47.3%。
“‘数’‘智’职业的产生,体现了我国用人市场的新趋势新特征。”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、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表示,一是人才市场正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、高智能人才密集型的职业需求快速转变;二是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,我国职业更新速度加快,职业蝶变规模扩大;三是随着新兴行业不断呈现、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,我国职业发展边界逐渐模糊,“数”“智”职业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。
人才缺口持续放大
数据显示,目前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,但这依然不能满足市场用人需求。
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(2023年)》显示,我国数字人才缺口达2500万至3000万,且缺口还在持续放大。
或许是现实的“缺口”倒逼起了作用,市场环境有了相应的改善。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《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》显示,今年第二季度38个核心城市企业平均招聘薪酬1.03万元/月,人工智能行业以平均月薪1.36万元高居首位,其中人工智能工程师平均薪酬2.20万元。此外,新能源行业同样表现出色,平均薪酬突破万元大关,特别是在电力系统、电池材料研发等关键岗位,薪酬更是高达1.5万元以上。
在智能制造领域,人才需求缺口大的现象同样突出。根据人社部的数据分析预测,到2025年,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将达到900万,而人才缺口预计达到450万人。工信部最新发布的《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》预测,到2025年,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总量为120万人,人才缺口高达103万人。
人才培养需优结构提速度
现实的人才缺口与理想的职业化需求,尚存在差距。
为此,今年4月,人社部等九部门发布《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(2024-2026年)》,部署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、数字技能提升行动等6个重点项目。这些项目从产业、企业、高校等层面入手,将规划未来数字人才的成长“地图”和培育体系,持续优化人才要素结构和发展环境,夯实数字经济“加速跑”的人才“底座”。
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提出,对于新业态新职业,有人认为高校毕业生从事这些职业是“不务正业”,更多人则担心这些职业并不稳定。这需要转变就业观,不能再以传统就业观看待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。
熊丙奇说,各地高校应积极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就业机会,引导毕业生在数字经济、平台经济等多个领域灵活就业;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,组织开发一些面向市场的培训项目,开展新兴产业、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新职业技能培训,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。
当下,我国“数”“智”人才的培养,一要增总量,二要优结构,三要提速度。
宋向清表示,为适应我国用人市场的新趋势、新特征和新要求,需要从政策保障、教育体系构建、教学模式创新、激励引导等方面着手强化“数”“智”人才培养力度。同时,要结合“数”“智”人才需求,加强政策激励,深化数字和智能领域新工科研究与实践,加强高校数字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,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。此外,要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,新增一批数字领域新专业,健全评价体系,持续发布数智人才职业,动态调整数智职称专业设置。
“数智化人才培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,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,鼓励人才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,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。”蔡建军说。